近年来,报名人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况。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02年~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报名人数由527万人增长到了1050万人。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预计,今年全国高考考试人数仍将超越1000万人。
同时,依据最新的数据,除去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考试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以外,大部分省份的高考考试人数出现了降低情况,个别省份的降低幅度甚至超越了10%。
在有的地方,这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
多数省份高考考试报名人数降低
在高考考试马上开始之际,各地相继公布了今年的高考考试报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多数省份高考考试人数呈降低态势,其中不少地方是高考考试人数多年来首降:
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表示,今年山东报名参加高考考试的考生人数为70万余人,比2008年降低了约8万人,降低幅度超越10%。
河南教育部门称,该省今年高考考试考生总数预计为96万人,比去年降低2.9万人,出现连年考生人数高涨后的初次降低。其中,洛阳自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以来,今年报名参加高考考试的人数初次降低。
上海今年高考考试报名人数约为8.3万人,比去年降低了两万人左右。
河北今年高考考试报名人数约55.9万人,比去年降低了1.63万人。这是1995年以来该省高考考试报名人数初次降低。
除去广东等个别高考考试人数稍有增长或与去年基本持平的省份以外,全国有超越一半的省份出现了高考考试人数降低的情况。对此,北京理工大学一名招生员工向记者剖析说,各地高考考试人数普降有很多深层是什么原因,一是目前报名参加高考考试的应届考生大部分是“九零后”,他们出生在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之后,绝对人数少了;二是不少地方正在推进课改,这使得一些非应届考生担忧课改后高考考试变化较大,舍弃复读,考生相应地比往年有所降低。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遭到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考试。”
大学生就业难使高考考试降温
1977年,全国高考考试恢复。“当时,高考考试对大家来讲是一个改变命的最好机会。”目前已从北京某大型国企退休的李大军向记者表示,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参加高考考试就意味着学会了一次彻底改变自己命的机会。
“进入大学门,就是公家人”,“包分配”到今天仍残留在不少中老年人对大学的理解中。李先生的儿子今年从北京吉利大学毕业,“真没想到目前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我毕业那会儿,工作都是事先被分好的,不需要自己操心。”李先生感慨道。
就业神话的破灭,让不少父母开始质疑“大学”、“高考考试”在新年代的就业含金量。洛阳师院政法学院党支部书记安锋觉得:“高考考试面临着公众的信赖危机,应该引起业界看重。现在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到了该改的时候了。”
一些学生和父母则开始转变观念,试图在高考考试以外寻求突破口。
陈伟是福建某中学高中应届毕业生。此前,他的一个决定令不少同学感到既新鲜又不可思议。在班里成绩一直处于中游的他决定不参加高考考试,而是将目光瞄准省外一所职业中专。“上大学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是学门技术更要紧。”他说。
不久前,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回炉”上技校的现象。“职业教育的就业情况甚至比一些普通高校好,这使得职教也渐渐成为一些高中毕业生的选择。”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陈女性说。
除此之外,愈加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加入赴海外上大学的行列,也是导致不少地方高考考试人数降低是什么原因之一。据悉,一部分考生舍弃国内高考考试,只参加被叫做“美国高考考试”的美国大学标准入学考试。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北京每年参加“美国高考考试”的高中生超越3000人,不少人高考考试前便已获得美国高校的录取公告书。
高考考试人数降低,不是坏事
“高考考试人数降低,不是坏事。”同意记者采访的几位北京中学教师均表示,一方面高考考试人数降低有益于录取率回升,其次,高考考试人数降低在一定量上反映了学生及父母的观念转化,这有益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
记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后发现,2002年~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录取率由原来的60.91%逐年递减至56.14%。这就意味着,每年有愈加多的考生落榜。
今年在多数省份高考考试人数降低的同时,招生计划比去年略有增长,相应地录取率将高于去年。以江西为例,今年江西普通高考考试报名考生349015人,比去年降低了35478人,而1500余所普通高校在江西的招生计划总数为22.6万人,比去年增加0.7万人,录取率将比去年有所增长。辽宁、青海等也将出现类似的状况。“这将在一定量上缓解多年累积的高考考试录取重压。”有关专家表示。
“高考考试人数降低,社会的成才观也将渐渐从‘高考考试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陈女性觉得,高考考试决定命的观念淡化后,大家可以更多地从孩子的自己特征出发,选择适合的成才的道路,而不必“唯高考考试、大学是从”。记者王怡波